首页 > 精品赏析 > 千年法宝 道液真谛——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精品展时间

08.14--08.17

精品展地点

荣宝斋大厦二层多功能厅

(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 19 号)

预展时间

08.20--08.22

拍卖时间

08.23

展拍地点

万达文华酒店

(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 139 号)

9-10世纪唐代写本

敦煌写经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上

西明寺主持道液

昔漠明中,法教始流于葱左,肇建塔像, 翻译尚阻 。爰及魏晋, 创启宣傅 ,而所出诸经, 犹词疏蹇。盖习学者未融龄大观, 传译者缺通于方言 。既为大法浸微, 未可量其得失 。自秦弘始三年冬罗什入关, 先译《大品》 、《智论》 , 爰及《中观》 、《门》、 《百》, 使陶染至理,然俊重译兹经及《法华》等, 所 以文切理旨, 无间然矣 。日者传习多疏道尚学以瞻异端,致使大宗无蔓真拯 。而关中先制, 言约旨深, 将传后进, 或惮略而难通, 盖时移识昧,岂先贤之缺欤 道液不揆庸浅,辄加裨广。《净名 》以 《肇注》作本, 《法花 》以《生疏》为凭 。然俊傍求诸解, 共通妙旨 。虽述而不作, 终愧亡羊者哉!与时上元元年, 岁次困敦。永泰初祀, 又于长安菩提道场, 夏再治定 。庶法镜转明, 慧灯益照者矣 。

卷轴

《淨名经》即《维摩诘经》,亦称《维摩诘所说经》、《不可思议解脱经》、《佛说维摩诘经》、《说无垢称经》等,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作,主要阐发了“唯心淨土”的思想,主张既出世又入世。此经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僧侣的欢迎,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语言文字、艺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摩诘经》在中土有七个译本,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属姚秦鸠摩逻什的译本;以语言精确缜密而论,要推唐玄奘的译本。此后,该经出现了诸多注疏之作,如东晋僧肇《注维摩诘经》,隋代智顗《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吉藏《维摩经略疏》、《维摩经义疏》,慧远《维摩经义记》,唐代窥基《说无拒称经疏》,堪然的《维摩经疏记》,道液《淨名经集解关中疏》、《淨名经关中释抄》等等。《维摩诘经》这些译本和注本,或传译思想,或发微言大义,对中国佛教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淨名经集解关中疏》,又称《淨名经关中疏》、《淨名集解关中疏》、《淨名经疏》等。由唐朝西明寺主持道液吸收诸家对《维摩诘经》的注释并加以批注撰集而成。据日本永超《东域传灯目録》记载,《淨名经集解关中疏》有四卷,《高丽义天録》亦云《维摩经关中集解》存四卷。然此疏在敦煌写卷里皆分上下两卷,卷上四品,即佛国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菩萨品第四;卷下八品,即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不思议品第六、观衆生品第七、佛道品第八、入不二法门品第九、香积佛品第十、菩萨行品第十一、见阿闲佛品第十二、法供养品第十三、嘱累品第十四。从四卷本到二卷本,中间可能经过重新分合刊定。关于此疏撰写的目的,道液在自序中云:“日者传习多疏道尚学以瞻异端,致使大宗芜蔓真极。而关中先製,言约旨深,将传后进,或惮略而难通,盖时移识昧,岂先贤之阙欤!道液不挨庸浅,辄加裨庚。”于是道液于上元元年(760)撰成此疏,又于永泰元年(765年)修改定稿。

局部

道液,大约生活于唐代中期,生平事蹟不详。《贞元録》:“永泰元年(765,不空三藏重译《仁王般若经》,资圣寺沙门道液证义;大曆四年(769)译《虚空藏经》,西明寺主持沙门道液证义;贞元四年(788),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资圣寺沙门道液润文。贞元十四年(798)般若三藏译《普贤行愿品》时,无复其名,是已先卒矣。”《关中疏》里常见“中京资圣寺沙门道液”字样,考唐至德二年(757),唐王朝建凤翔爲西京,改称长安爲中京,据此可知此疏撰写年代应不早于757年。道液于上元元年(760)撰成此疏,又于永泰元年(765年)修改定稿。综上所述可知,道液大约生活在8世纪的长安,曾爲资圣寺沙门、唐代皇家寺庙西明寺主持高僧。

局部

西明寺主道液之西明寺

据记载大曆四年(公元769),道液为西明寺主持,西明寺是唐代长安的主要寺院之一,也是唐代御造经藏的国家寺院,位于延康坊西南隅右街(在今西安市白庙村一带),与同在右街的大庄严寺及位于左街的慈恩寺、荐福寺齐名。西明寺,原为唐长安城隋权臣杨素宅,占延康坊四分之一,面积12.2公顷。武德初,为万春公主宅;贞观中,赐唐太宗爱子魏王李泰宅,公元658年高宗为孝敬太子病愈立寺,有房屋四千一百三十余间,分四十八院,是记载中规模最大的寺院。

局部

西明寺是仿天竺祗园精舍建筑的唐代名刹,气象万千,蔚为大观。苏頲《唐长安西明寺塔碑》写道:“赫矣帝唐,发于天光,鸿勋铺亿载,盛业冠三代,钦明濬哲,以至高宗天皇绍元命而导要道也。其寺面三百五十步,周围数里,左右通衢,腹背廛落,青槐列其外,渌水亘其间,亹亹耿耿,都邑仁祠,此为最也。而廊殿楼台,飞惊接汉,金铺藻栋,眩目晖霞,凡有十院,屋四千余间,庄严之盛,虽梁之同泰,魏之永宁,所不能及也。”又据《法苑珠林·传记篇》云:“诏为皇太子西京造西明寺,寺别用钱各过二十万贯,寺宇堂殿尊像播花妙极天仙,巧穷鬼神。”西明寺的修建受到唐高宗和武则天的高度重视,西明寺落成之日,唐高宗亲自参加了典礼,随后武则天后布施青泥珠,章怀太子李贤铸造万斤铜钟。下制书多道,后由道宣集成《高宗置京师西明寺制令集》二卷,今存目录于圆照所编《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中。云:“遂赐田园百顷,净人百房,车五十两,绢布二千匹,征海内大德高僧,有毗罗、静念、满颢、广说、鹏耆、辩子、鹙子、知会凡五十人,广京师行业童子,有空静闻、善思喜法、须迦分施、撰择不染者,凡一百五十人,导天衢,指天寺,上御安福观以遣之,有则有容,昂昂禺禺,骈象马,错人龙,幡幢之阴,周四十里,伎乐之响,震三千界。”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淨名经集解关中疏》

高僧西明寺译经

唐时的长安是当时东方的文化中心,可以说几乎每一位唐代高僧都和长安有过因缘,而西明寺则不仅是长安的佛教文化中心,而且也是整个东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有房舍四千多间,日常还承担着皇室的礼仪祷告活动,寺中高僧辈出。其时以“英博入寺”的有怀恽、玄奘、道宣、道世、慧琳、圆测、良秀、乘恩、林复、自觉、顺贞等。其中有唐一代高僧,唯识宗创始人之一玄奘(602-664)是西明寺首任上座,本姓陈,名袆。贞观初赴天竺游学取经,贞观十九年回国后译出佛经经、论七十五部,世称新译,与鸠摩罗什、真谛并为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道宣(596-667)是律宗的创始人,本姓钱,丹徒人。十五岁出家,从智首(567-635)研治律学,显庆四年(659年)十月,玄奘法师携部分翻经大德及门徒移往玉华宫翻译《般若经》,道宣继任上座,并协助玄奘译经,负责润文,撰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广弘明集》、《续高僧传》、《集古今佛道论衡》、《大唐内典录》等。道世(?一683年) 于显庆三年以五十大德的身分入住西明寺,撰有《法苑珠林》等。慧琳(737~820),姓裴,西域疏勒国(今新疆喀什)人,曾禀受安西学士称诵书学,内究密藏,外究儒流,而尤精字学,弱冠出家,师不空三藏,在大兴善寺为室洒,后在西明寺撰成《一切经音义》。大曆四年(769)西明寺主道液译《虚空藏经》,西明寺主持沙门道液证义;贞元四年(788),译《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西明寺是唐代重要的译经场,佛藏中有许多佛经是在西明寺中译成的。如S4268《金光明最胜王经音》第一卷、S3712和S3870《金光明最胜王经音》第八卷后皆有“长安三年岁次癸卯十月己未朔四日壬戌三藏法师义静奉制于长安西眀寺译经题记”。

局部

人莫我及,道望芬然。复因讲贯之余,仍览甚深之藏,以为古今绵代制作多人,虽雅趣佳辞无足于传记。由是搴文囿之菁华,嗅大义之瞻卜,以类编录,号《法苑珠林》,总一百篇,勒成十帙。”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淨名经集解关中疏》

西明寺藏经丰富

西明寺是当时钻研佛学的名寺,藏经丰富,高宗显庆年间诏令西明寺写经一部,收藏在西明寺菩提院东阁,号称“一切经”。据释静泰《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显庆四年,西明寺奉敕写经,具录入目。”又“显庆年际西明寺成御造藏经,更令隐炼,区格尽尔,无所间然。律师道宣又为录序。”西明寺的藏经即《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和日僧槃谭《新雕慧琳藏经音义纪事》所说的“西明藏”,这部经藏是唐代最早也是最丰富的佛教典藏,此后陆续译出的新经,经官定颁行天下后,也要补入西明藏。如《开元释教录》卷九载:“手自书写此新译经,填续西明寺菩提院东阁一切经阙本”。圆照在西明寺据此撰成《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即《贞元录》。慧琳《一切经音义》亦据此撰成,赞宁《高僧传》卷五《唐京师西明寺慧琳传》称其“遂引用《字林》、《字统》、《声类》、《三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参合佛意,详察是非,撰成《大藏音义》一百卷。起贞元四年(788),迄元和五载(810),方得绝笔。贮其本于西明藏中。京邑之间,一皆宗仰。”道宣所撰《西明寺录》是御造藏经的目录,撰于显庆年间(656-661)。圆照《续开元录》著录有《京师西明寺录》三卷。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指出道宣在其所撰《西明寺录》基础上又撰成《大唐内典录》。

局部

《淨名经》即《维摩诘经》,亦称《维摩诘所说经》、《不可思议解脱经》、《佛说维摩诘经》、《说无垢称经》等,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作,主要阐发了“唯心淨土”的思想,主张既出世又入世。此经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僧侣的欢迎,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语言文字、艺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维摩诘经》在中土有七个译本,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当属姚秦鸠摩逻什的译本;以语言精确缜密而论,要推唐玄奘的译本。此后,该经出现了诸多注疏之作,如东晋僧肇《注维摩诘经》,隋代智顗《维摩经玄疏》、《维摩经文疏》,吉藏《维摩经略疏》、《维摩经义疏》,慧远《维摩经义记》,唐代窥基《说无拒称经疏》,堪然的《维摩经疏记》,道液《淨名经集解关中疏》、《淨名经关中释抄》等等。《维摩诘经》这些译本和注本,或传译思想,或发微言大义,对中国佛教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局部

《淨名经集解关中疏》,又称《淨名经关中疏》、《淨名集解关中疏》、《淨名经疏》等。由唐朝西明寺主持道液吸收诸家对《维摩诘经》的注释并加以批注撰集而成。据日本永超《东域传灯目録》记载,《淨名经集解关中疏》有四卷,《高丽义天録》亦云《维摩经关中集解》存四卷。然此疏在敦煌写卷里皆分上下两卷,卷上四品,即佛国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菩萨品第四;卷下八品,即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不思议品第六、观衆生品第七、佛道品第八、入不二法门品第九、香积佛品第十、菩萨行品第十一、见阿闲佛品第十二、法供养品第十三、嘱累品第十四。从四卷本到二卷本,中间可能经过重新分合刊定。关于此疏撰写的目的,道液在自序中云:“日者传习多疏道尚学以瞻异端,致使大宗芜蔓真极。而关中先製,言约旨深,将传后进,或惮略而难通,盖时移识昧,岂先贤之阙欤!道液不挨庸浅,辄加裨庚。”于是道液于上元元年(760)撰成此疏,又于永泰元年(765年)修改定稿。

局部

道液以僧肇《注维摩诘所説经》爲依据进行了删补,集罗什、僧睿、僧肇、道生四家之注,又增补《注维摩诘经》中未收的僧睿、天台湛然之解释,以及道液自己的注释,疏解与科文。简要精辟,掘发微言大义。此疏在唐代传习颇广,是研究唐代佛教思想重要资料。然中国历代大藏经皆未收録,唐以后便失传。敦煌文献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85卷,《古佚部疑似部》。我国历代大藏经从所未收,所幸仅保留在敦煌写经中,极为罕见,文献价值,宗教价值,文学价值,文字价值,文物价值极高。是研究中国佛教思想的一部重要参考著作。此经为唐代大乘佛法之集大成之作,理致深远,言旨渊玄。

《关中疏》散佚在世界各地藏书机构。据前贤和我们的调查,目前已公布的敦煌本《关中疏》写卷有119件,其中英藏44件,国图藏41件,俄藏24件,法藏4件,杏雨书屋藏2件,北大藏1件,上图藏1件,津艺藏1件,台图藏1件。其中完整长卷仅有10卷,英藏和俄藏残片较多。此外,旅顺博物馆藏1件,但尚未公布。民间私人散藏仅见两卷,另外一卷以通过拍卖形式入藏公立单位,目前散藏仅余此卷。

原私人散藏《净名经集解关中疏》以入公藏

《大正藏》和《藏外佛教文献》虽对此二疏作了整理校録,但他们利用的敦煌写卷有限,所收未爲全帙,错谁自然不在少数。如《大正藏》本《淨名经集解关中疏》缺《不思议品》、《观衆生品》二品;《淨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仅以伯号爲底本,没有参校本。因此,在全面搜集整理相关写卷的基础上,有必要对这两部经疏作一次完整、准确的校録。日本上山大峻《敦煌佛教研究》、桥本芳契《道掖(液)淨名疏俗信的特色》对《淨名经集解关中疏》作了研究,二者侧重于佛教思想研究,据上山大峻研究,此疏是非常重要的古轶经疏。日本京户慈光《关于〈淨名经集解关中疏〉群》《淨名经》疏解二种文献作了较爲全面的搜集整理,但其主要沿袭中国现存的目録索引,未能加以辨别,故存在一些错误。无论在佛教思想方面,还是文献整理、语言文字角度,《淨名经关中疏》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大英图书馆藏《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道液《淨名经关中疏》

无论在佛学、文献学、文学,文物学

还是在语言文字学上都有非常重要独特的价值

一、文献价值。

据日本学者上山大峻研究,《淨名经集解关中疏》是非常重要的古佚经疏,为唐代一朝仅存,是研究唐代佛教思想重要的资料。这两部经疏旁徵博引,引用了大量佛教经典(据笔者不完全统计,道液在此二种经疏中,引用其他的佛教典籍达馀种,这就爲后世保留了大量珍贵的佛学资料,特别是一些早已失传的佛教文献。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唐代中后期的佛学思想以及佛教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另一方面,这些引文资料可成爲校録他经的异文,我们还可以从中辑出早已散佚的佛教文献。

二、佛学研究价值。

这部经疏在中古时期就已经散佚,中国历代大藏经俱未收録,极为罕见,日本《大正藏》虽然根据部分英、法所藏的卷子收録,然其所见无多,错说不少,且多有缺漏。我们可以据敦煌写卷校録出一个定本,特别是这件未被公立单位收藏的私人散藏的《淨名经关中疏》为除另外一件入公藏以外的拍场仅剩的可流通的孤品,可补大藏经之缺,爲大藏经研究提供一个善本。此外,《淨名经关中疏》异文研究可以补充《大正藏》的异文(广列异文《大正藏》的特色之一,匡正《大正藏》的错说。

三、文字学价值

《淨名经关中疏》中俗字盈纸满目,我们用异文比勘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考辨俗字和俗语词;根据卷中用字的不同,考释唐代疑难字词,从而考察汉字的传承流变和书写规律。文字学意义上的异文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其中与形相涉的异文主要有简省(省笔、省旁、符号替代、合文、草书措化、增繁(增笔、增旁、变换(移位、换旁、类化(受形近字影响而类化、受上下文影响而类化、内部类化、避讳改形、形误等与音相涉的异文主要有通假字、记音字、音误字等;考辨的内容主要包括字形辨析,偏旁分析,类型确定,书证、例证、旁证列举,字源探究,原因解释,字形流变脉络描述等等。具有重要文字价值和意义。

四、辞书编撰价值。

《汉语大字典》、《中华字海》等大型辞书中失收的疑难俗字不在少数,亦有一些有字无音、音义未详的字,或无例证、书证,或例证失之于晚。通过异文研究,考释出敦煌佛经中的疑难俗字,补充辞书中未收的字或缺失的例证,替换偏晚的例证。

五、文学价值

《淨名经关中疏》在占有丰富异文资料,其倒装句法,提携句法,多复牒的前文语,和同格语句都是特有的表现手法,这种疏钞之学,为有组织的解剖性文体在中国首次出现。其壮阔之文澜,演义微妙之教理,增进了中国人的想像力,革新了中国人的诠写法,宋元以后章回小说受其影响不少。散文与偈体夹杂并用,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体裁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文物价值

《淨名经关中疏》全长达十六米之长,为目前私人散藏可流通范围内长度最长唐代敦煌写经,也在全世界公藏范围内收藏长度上名列两位数之内,极为罕见,按照标准在国家文物评级中为国家一级文物,极为珍贵。对研究唐代的书法,文字,文献,文学,造纸等具有重要文化文物价值。

9-10世纪唐代写本 敦煌写经 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水墨纸本 手卷 1卷

备注:本拍品符合国家文物局制定一级文物定级标准

28.5×1600CM

RMB:1,500,000-2,500,000

本经正文起:“夏再治定”,开头序文仅缺11行,讫“小乘信名为伤也”此本卷首存道液《关中疏》序二行,次接僧肇《维摩诘经序》,正文收录《佛国品第一》、《方便品第二》、《弟子品第三》,尾至“小乘信名为伤也”,为8-9世纪唐代吐蕃时期写本,纸张为唐代常见黄麻纸,其色赭黄,乌丝栏界,行24至27字不等,共存39纸,长16米。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可流通的长度最长的唐代敦煌写经卷,淡墨乌丝栏界,民国时期旧裱,保存完好品相佳,整卷小楷书写,卷面干净规整,点画严谨,结体平正,字形大小一律,章法纵横有序精巧娴熟,笔法精纯,流畅遒劲,气足饱满,整幅长卷给人以上下呼应,首尾相顾之感,绝无乏力颤抖之态,可见功力之深厚。绫面旧裱,前附洒金纸引首,保存完好。是中国唐代书法之铭心绝珍之品。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