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赏析 > 2018春|顾炎武《行书临圣教序》

2018春|顾炎武《行书临圣教序》

112  顾炎武 (1613-1682) 行书临圣教序
   水墨纸本 立轴 1656年作 
   钤印:顾炎武印、 一片冰心在玉壶
   款识: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偶仿于海门署中,时丙寅四月也。
   说明:本作品为梁寒操家属旧藏。
   146×46 cm. 约6平尺
   RMB: 2,000,000-3,000,000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改名炎武。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著名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小学、金石考古、方志舆地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造诣,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成为开启一代学术先路的杰出大师。他继承明季学者的反理学思潮,不仅对陆王心学作了清算,而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了与程朱理学迥异的为学旨趣。
     明清之際傑出的思想家和史學家顧炎武,用大半生的時間和精力寫了一部洋洋八十萬言的讀書札記《日知錄》。這部「負經世之志,著資治之書」的巨著,「凡關家國之制,皆洞悉其所由盛衰利弊,而慨然著其化裁通變之道,詞尤切至明白」(清黃汝成:《日知录集释》叙)。《日知录》问世三百多年来,始终被学术界尊为精品,以至成为有清一代文史大家如阎若璩、钱大昕、唐甄、朱彝尊、方苞、全祖望、戴震、赵翼、姚鼐、洪亮吉、刘逢禄、魏源等一再疏正论辩的“显学”
     清兵入关后,顾炎武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他满腔热忱,“思有所建白”,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南京即为清兵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其时,江南各地抗清义军纷起。顾炎武奔走于各股抗清力量之间,意图纠合各地义军伺机而动。然而弘光及闽浙沿海的隆武等南明政权先后瓦解,炎武亲身参与的抗清活动也一再受挫,生母右臂被砍,嗣母及两个弟弟遇害。但是,顾炎武并未因此而颓丧。他以填海的精卫自比:“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诗集·精卫》)。
     顾炎武著作书迹曾遭清庭禁毁,幸存极罕,梁寒操藏此件无名款。印章为藏者挖出而不舍毁弃,后又重新粘上,是冒死保存下来的珍品,识者宝之。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