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论坛:四王吴恽之恽寿平(清代十大画家解析之七)
文/朱绍良
恽寿平,(1633—1690年)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另一号白云外史、东园客、草衣生。江苏武进人。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也。绘画特点是直接用笔以点蘸颜色傅染成画,写实形似逼真,既有工细刻画,也有文人画的情趣、韵味。他的山水画也有很高造诣,以其神韵高雅、文人情趣浓厚为主,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六家”。早年师从伯父恽向学习山水画,师法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画法,向上追学董巨。结识王翚以后,深感自己山水画作为不大,转以画花卉禽虫为主。张庚《国朝画徵录》记载“是道让兄独步矣,格妄,耻为天下第二手。”当时的花鸟画是没前途的,除四僧中石涛、八大兼画花鸟画,很少有人涉足,而恽寿平在花鸟画方面独树一帜,有清一代无出其右,其实他的山水画并不输于王翚。恽寿平在书法方面师法褚遂良,宋徽宗“瘦金体”,被称为“恽体”,只是张弛飘逸比徽宗更放荡。这一书法特点,恽寿平也能运用于绘画之中,树的枝干、茎叶等都能看出他的书法味道。
为了在花鸟画方面有进展,恽寿平从明代沈周、孙隆的作品中吸取经验,以北宋徐崇嗣没骨花卉法为主,兼取南宋各家之长,创作出独特的没骨画法风格。所画花卉方法,以水墨直接着色渲染,极少勾勒,用笔沉稳,精心布置,构图工整,简洁明丽。“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不知渲染极难”。他又善于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恽寿平的诗文、书法、绘画被称为“三绝”,在四王吴恽之中别树一格。
恽寿平的花鸟画,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清代宫廷画家,和晚清的花鸟画家们。清代宫廷绘画之中,乾隆一朝在花鸟画方面,无论中国画家邹一桂、蒋廷锡、钱惟城等,以及西方传教士画家郎世宁、贺清泰、艾启蒙等,都在花鸟画方面,效法恽寿平技法、构图、傅色等等。他的富贵花鸟画水平,某种程度上直追两宋宫廷绘画,在写实、设色、构图上富贵怡人。
《南田画跋》是恽寿平对书画收藏领域一大贡献,详实的记录了清初收藏界的动向,也对宋元明书画名迹进行客观评判。特别是对王翚临仿两本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吴其贞等古董商玩弄《富春山居图》噱头,比较明确予以披露。恽寿平的绘画思想,也是通过《南田画跋》传递出来,为后世画家摹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图下即是被徐邦达先生认为恽寿平山水画至精之作《古松叠嶂图》轴,从结构布局来看,是以元四家“开合式”;皴法参以王蒙“牛毛皴”为基础,运用自家运笔风格;山石、树木的描绘,清新整齐,层次交代清楚;徐邦达先生认为,通过这幅恽寿平山水画分析,他的绘画水平绝不输于王翚。图上《花卉图》册页一页上海博物馆藏,可以看出恽寿平花鸟技法的娴熟,色彩运用的准确,直追南宋马麟《《层叠冰俏图》的富丽堂皇之美。
《古松叠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