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赏析 > 百家论坛:四王吴恽之首——王时敏(清代十大画家解析之二)

百家论坛:四王吴恽之首——王时敏(清代十大画家解析之二)

文/朱绍良

王时敏《秋山白云图》

    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等,太仓人,明代首辅王锡爵之孙,明翰林王衡之子。崇桢初靠祖荫进官太常寺卿,被称为“王奉常”。晚年赋闲在家,虽然不在入仕为官,却为清除政权输送子孙为官。八子王掞、孙王原祁等均官居高位,左右满清政权文化导向。


    王时敏青年时代,加入到以董其昌为首的画中九友,临摹切磋古法墨迹。擅山水画,师法董巨、黄公望为主,兼师元四家其他三人,笔墨放纵,晴朗苍润,浑厚稚趣,然而构图变化不多,趋于程式化。在清代画坛影响极大,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并称四王,加之吴历、恽寿平合称“清六家”。王时敏与其孙王原祁被称为山水画的“娄东派”。承接董其昌余火,王时敏高擎董氏绘画以书法用笔,不求神似的理论,使山水画更加抽象。五十岁以后形成自家风格,用笔松动圆润,用墨浓淡干湿,书格秀美。


    由于他与董其昌的姻亲关系,王时敏长女嫁与董其昌四子,成为董氏以后最富盛名文人画家,被尊为南宗“真源嫡派”的“画苑领袖”。晚年因中风患有眼疾,作画受到影响多为王翚代笔,书法结体散乱,仍有巨大影响力。由于董其昌出身草根,他的绘画虽师承元四家,但是并不拘泥于古法,而是作画张狂、笔墨浑厚、结体夸张。而王时敏出身仕宦家族,为人处事仍具有规则,虽效法董其昌师元人,但是略显中规中矩,笔墨间宣扬文人意趣,玩弄笔墨。

王时敏《松壑高士图》
    如上图《秋山白云图》,临摹黄公望,长长的披麻皴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远山焦墨晕染,近山淡墨勾勒,碎石堆砌,皴擦皆为中锋;以侧锋横点堆积,结构忠实于自然。再如下图《松壑高士图》,更显文人玩弄笔墨功力,浓墨为点线,淡漠多为皴染,构图复古意识浓厚。


    王时敏在清朝被称为正统派画坛领袖,虽然他的绘画艺术水准不是最高,但是,他的艺术思想和理论,影响其他几大家,当之无愧成为四王吴恽之首。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