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收藏》:国酒茅台50年增值40000倍

《中国收藏》:国酒茅台50年增值40000倍

                                          文/刘轶丹

   

    1957年,毛泽东以国酒茅台欢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克·叶·伏罗希洛夫访华。

   

    邓小平用茅台酒来款待国际友人。

   

    江泽民用茅台酒来款待德国总理。

   

    提起中国茅台酒,国人几乎无人不知。但作为艺术品上拍却是头一回。2009年6月14日北京荣宝“第64期艺术品拍卖会”首次试水,上拍了6瓶茅台酒。消息一出即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其中一瓶1959年生产的茅台酒。酒越陈越香,这瓶有着五十年历史的茅台酒,保存至今非常不容易。茅台酒的生产周期为五年,因此,从年份上讲,1959年出厂的这瓶酒其实有着更长的年份。在瓶身正面标签上,印有“地方国营 茅台酒厂出品”字样。在瓶身背面标签上,有“一九五九年壹月四日”的出厂日戳,并有关于此瓶贵州茅台酒的“敬告”。一万元起拍,经过激烈竞争,最终以28.56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据收藏这瓶茅台酒的老干部讲,1979年购进时这瓶酒花了7.3元,如今已经增值40000倍。其余五瓶酒的出厂年份分别是1984年、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分别以33600元、25760元、25760元、24640元、22400元的价格成交。其中,1984-1986这三瓶酒瓶身标签与1959年茅台酒一样,使用“地方国营 茅台酒厂出品”字样;1987、1988年两瓶茅台酒使用“中国贵州茅台酒厂出品”名称。

    制酒是一门艺术,饮酒是一种文化。世界上其他国家对名酒的拍卖早已司空见惯。而国内艺术品市场对当代白酒的拍卖却是首次。国酒茅台的成功拍卖开启了艺术品市场一个全新的门类,出人意料的价格反映出人们对茅台酒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广泛认可。有几十年历史的茅台酒已不单纯是一种白酒、一种经典物质,同时也具有了精神含义,更多地被赋予了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凝聚着华夏子孙一成不变的中国情结。而茅台酒本身即是多种价值的完美体现,以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我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贵州茅台酒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1915 年曾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

    “李白斗酒诗百篇”,“李杜诗篇万古传”。此次国酒茅台的拍卖,在感叹高价成交的同时也应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独领风骚,经久不衰?想必只有那些代表中国特色,记录中国历史,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丰富内涵的佳酿和佳作才是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的。

(转自2009年第7期《中国收藏》)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