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白露闻墨香——荣宝斋54期书画精品拍卖会9月开槌
清秋白露闻墨香
——荣宝斋54期书画精品拍卖会9月开槌
教师节前夕,又逢白露时令,荣宝斋54期书画精品拍卖会将于
近现代名家,佳构纷呈
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各方面造诣皆高的艺术大师。荣宝斋此番上拍的齐氏作品多为境外回流作品。381号作品《老少年》因一首“西风秋景颜色,北雁南飞时节,
张大千的《青城山上清宫》是一幅忆写作品。题款云:“竹杖曾攀最上层,白云如絮复如蒸。分明十五年前事,挂梦应怜不了灯。”1940年前后,
“漓江”系列是李可染山水画经典性系列之一。李可染精心建构的“漓江”山水系列,成为誉满天下的艺术美学工程,也是书画市场上的龙头股。2005年荣宝春拍会上,李可染创作于1973年的《漓江胜景图》以616万元成交;同作于1973的《漓江胜景》在保利2005秋拍会上也以616万元成交,《漓江小景》则以341万元成交;荣宝2005秋拍会上,李可染的三幅“漓江”作品均取得不俗成绩:《漓江襟江阁》220万成交;1963年创作的《漓江山水》209万成交;《漓江雨中泛舟图》154万成交。李可染得齐白石、黄宾虹用墨之长,又借鉴西画之明暗处理,创造了山水“黑、满、崛‘涩”的新画风,本次上拍的《清漓烟雨》也是一幅典型的“漓江”山水精品。画面山体扑面而来,势不可挡;云水氤氲,帆船往来,一派生机。作者抓住山水构图的生命线——纵深感,进而整合视象,结构画面,组织、剪裁、夸张、再造一个心灵景观,给中国也给世界人民留下“我为漓江传千古”的绚烂画卷。
此次上拍的吴昌硕四件作品《梅石图》、《松色不肯秋》、《山水》、《云白山青》都是其晚期作品,画风于清新高古间,透出雄浑和老辣的锐气。《云白山青》是一件境外回流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寥寥数笔即勾勒出高耸的山体,气宇轩昂;中景处,以简笔表现两棵松树,树下高士横琴,一片闲情逸致;画面中下方一座小桥连接至画外,境界顿然开阔。389号作品《山水》,则将山、水、树、石、人物等置于约4平尺的画幅中,井然有序,意境高古,是吴氏山水的精品妙作。
当代画坛,精品济济
当代中青年艺术家逐渐成长为艺术市场主体,其市场地位越来越稳固。当代画家的作品除了其与近现代名家相比拥有的价格优势外,还有其他一些优点,那就是真伪鉴定相对容易,作品的审美取向更适合目前以及今后的市场需求。范曾、贾又福、史国良、王明明、何家英、石齐等的作品已在市场上崭露出价值潜力。
范曾人物画,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其个性之强,面目之新,格调之高,为世人赏慕而风被遐迩。本次上拍有《嘤嘤其鸣》、《钟馗磨剑》、《野趣》等国画及多幅书法作品。《嘤嘤其鸣》取《诗经》“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以求友声”之意。一树、一石、一鸟、一人,构成一个丰富而又简约的画面。而树非全树,只取数枝;石非全石,仅取一角。小鸟及孩童,则整体展现,淋漓尽致:小鸟似在鸣叫,孩童似在欢快地和音,充满祥和之气。
306号贾又福的《太行山高多彩云》仍是以其擅长的“太行山”为主题,曾于1995年参加韩国“现代中国画大潮流展”。贾又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山水画革新闯将,他继承了我国山水诗的传统。他的太行山景,内含浓郁的诗境。他常常化景物为情思,物我相融。据统计,其上拍作品从2000年到2004年每平方尺的价格最高仅为1.85万元,2005年开始其作品开始引起市场注意,作品的价格开始有所上扬,2005年荣宝秋拍的《山月初升图》以214.5万元成交,创造了其作品在当时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价。今春保利拍卖会上,其创作于2005年的《太行山乡亦仙乡》以88万元成交;瀚海06春拍会上贾又福2005年创作的《牧归图》也以88万元成交;《明霞归牧图》在荣宝06春拍会上以74.8万元成交。由此可见,贾又福的作品有着持久的市场热度,价值潜力正在进一步被发掘。此次同时上拍的还有《雨过云开》、《山野交响曲》、《陶渊明诗意图》等。
何家英被誉为具有创造精神的画家。他的天赋和秉性,使他对美与崇高的事物满怀挚爱。其善于借助女性题材,表达内心的审美理想。223号《清塘少女》描写一大片荷叶上端坐的少女,似一仙子降临在荷叶上,在清晨水露中悄悄享受人间的恬美。画面左右侧绘两朵洁白的荷花,为少女清纯的象征。少女面容俏美,形体优雅,凝聚的目光虽非与观者直视,却撼人心魂。作者寥寥几笔就将女子的肌体、纹理刻画地形象生动,富有弹性,性感而不张扬。写意绘就的荷花大概就是仙子的祥云吧。作者用艺术表现多梦时节少女心灵深处那绚烂缤纷的幻境,其创作被称为“真与幻的交响”。其女性题材作品的市场价格有目共睹。1995年创作的《玉容》在荣宝05秋拍会上以61.6万元成交;1998年创作的《望三湘》以56.1万元成交;2005年创作的《九寨沟少女》以46.2万元成交。作为当代中国画坛崭露头角的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的作品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田黎明是融合中西画法而成功的典范,他的作品,雅俗共赏、愉人悦己。荣宝斋本次拍卖会上推出其作品《清风图》、《少女》、《村姑图》,均以女性为形象,以其丰富的感情内容和特有的精神,感染和熏陶人的视觉与心灵。田黎明艺术的品位和感染力必然会牵动市场。
刘大为上拍作品有:《双马图》、《八仙过海》、《塞上牧驴图》、《八乐图》、《高原风情》册页等。其无论是用细腻深刻的工笔画法,还是流畅潇洒的水墨写意画法,都以贴近生活真实为本,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喜爱。
中国油画,欣欣向荣
自今春始,以苏富比和佳士得为代表的世界拍坛刮起了一股当代艺术作品的旋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精品在这些拍场上屡创新高。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成为国内外艺术市场的热门话题。这股风向也在内地吹开,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成为当前艺术市场新的投资方向。
中国油画专场是荣宝斋金秋精品拍卖会的一大亮点,成为暨近现代和当代书画以外的一个新板块。此次征集到有周春芽、刘小东、赵能智、贾涤非、庞茂琨、何大桥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周春芽是一位坚持用油画这种传统的媒介方式,不断体现出前卫精神的艺术家,先后进行过石头系列、绿狗系列、桃花系列作品的创作。早在1990年代,周春芽就借助全新技巧重新诠释传统的中国山石。81号拍品《太湖石》即是其中一例。山石是中国绘画的传统题材,本是文人精神的折射和自由灵魂的依托。在周春芽的画里,山石表现出一种迥然相异的面貌,石头表面被一层奇怪的增生组织覆盖,暗示着一种模糊的人类的自然性。石头的颜色很特殊,用跟自然不相接近的颜色,其实是在寻找自然中最本质的东西。今春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其创作于1993年和2000年的《太湖石》分别以214.5万元和57.2万元成交;1999年创作的《红石》在华辰春季拍卖会上以55万元成交。他的石头系列如同绿狗系列一样,逐渐得到市场的追捧。
刘小东是中国当代绘画界“新生代”代表画家,以描绘当代人日常生活场景闻名,他的作品已经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创作于2003年的《抓鸡》在荣宝秋拍中以220万元成交,位居其作品成交价第一。而其他作品均有不俗的表现,如《少年八家将》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202.6万元成交;作于1995的《儿子》以198万元成交;2002年创作的《死猪》198万元成交。此番上拍的是一小尺幅的作品《睡》,作者以不加矫饰的手法描绘人物的外在面貌,揭示人物的精神状态。范迪安评价道:他的画使人们意识中松散的空间变得紧凑起来,在视线与精神上都与画里人物“对话”,因为他画中的人物就是存在一个特定时期中的可信的实在。他的画无须解释、猜测、联想,而是有一种通过直观迅速逼近人的认识的性质。
75号拍品贾涤非的《立》是一大尺幅作品,近34平尺。他的绘画很难用地域、流派、写实、表现、抽象等观念去界定。他本人也极为厌恶把绘画用简单的概念或是既成的“主义”来划分和界定。他的绘画艺术完全凭借他做画时的直觉而陷入一种自由状态,以其天真无邪的毫不造作的真诚,面对艺术,面对生活。自由,活泼的表现风格,与别人拉开了距离。其以自由的想象、即兴的挥写和鲜明的表现性,从众多画家中凸现出来,并影响了不少中青年画家。他在绘画创作上的表现性特征,一直受到国内油画界的关注。著名评论家水天中先生认为,贾涤非的绘画风格是一种在多样繁杂中保持精神的生长。
赵能智的“表情”系列绘画一直弥漫着的一种受伤气息,这种“表情”具有青春残酷的美和生命转换的记忆。78号作品《表情系列》即是其中一例。从1998年起,赵能智开始画隐含在灰色迷蒙色调中的一张张醉眼朦胧的水肿似的脸。这许多张脸可以归结为“一张脸”,这“一张脸”的表情体现出一种青春绘画式的基本主题:受伤。这件作品著录于美国席弗里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和艺术家》,是赵氏典型的“表情”作品。
此外,庞茂琨的《少女》,何大桥的《瑶族姑娘》、《风景》,罗中立的《雨中夜行》、《阳光下的浴女》等以及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学院派画家的作品,增加了油画专场的丰富性,又因价格适中,正是收藏投资的良好机会。
(陆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