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北京荣宝23秋拍】法宝现世——元代覆刻苏轼手书写刻本《妙法莲华经七卷》


1.png










2.jpg


3.jpg



本文首先将北京荣宝拍卖2023秋拍Lot.2132元代覆刻苏轼手书写刻本《妙法莲华经七卷》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三种:宋浙刻大字本、宋刻苏写本、元浙江刻苏写本《妙法莲华经》做一个详细对比,包括版式,字体,扉画等。

台北故宫藏宋浙江刊大字本上下单栏,每板摺4个半叶,每半叶5行,每14字。每板板端上刻卷次,中刻板次,有些下有刻工名。每卷卷首都附有扉画;卷一扉画后有唐释道宣(596-667)的《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字体较小,每半叶6行,每行19字。全卷“弘”、“敬”、“玄”等字避宋讳缺末笔。【图1】



4.png

图1:避讳






宋刊苏写本开本大,字体亦大,以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苏轼(1037-1101)的书风写刻。上下单栏,每板摺4半叶,每半叶4行,每行14字。每板板端刻卷次“法一”、“法二”及板次“一”、“二”等字样。与宋刊大字本相同,每卷卷首附有扉画,卷一扉画后亦有道宣的《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全卷“弘”、“玄”也避宋讳缺末笔【图1】。考量苏轼于南宋孝宗(1162-1189在位)即位后始在政治上被平反并予以推崇注释一件苏写本当刊刻于孝宗朝初期之后。

元浙江刊苏写本台北故宫博物院共藏有六套,经文与宋刊苏体本同稿,尺寸亦极为接近;唯加有句读。六套中有五套于各卷卷首均附有扉画;第一卷或有道宣《妙法莲华经》弘传序,或有《仁宗皇帝大雄宝殿书赞》,后者为宋仁宗于天圣元年(1023)所作。经文中之「弘」、「玄」已无避宋讳的情况【图1】。五套扉画中有三套出现蒙古贵族装扮之供养人,荣宝23秋拍元刊苏写本亦于扉画左下角有与台北故宫同类元代供养人。


其中台北故宫元刊苏写本中有一套有元至顺二年(1331)浙江嘉兴杨元坦等刊刻题记【图3】、以及至正六年(1346)与九年(1349)姚陈道荣的印经印【图4】,推测台北故宫6套元本为浙江地区元代后半叶之后的刊本。







6.png

图3 元至顺二年(1331)                         图4 姚陈道荣印经印

浙江嘉兴杨元坦等刊刻题记                                                     






法华经七喻释迦牟尼佛说法善用譬喻,《法华经》更以众多譬喻故事闻名,其中以“火宅喻”、“穷子喻”、“药草喻”、“化城喻”、“系珠喻”“髻珠喻”“良医喻”等所谓的“法华七喻”最为著名。“法华七喻”的说法,现存最早出自印度祖师世亲(4-5世纪)所着的《法华经论》(汉译为《妙法莲华经优波提舍》),论中提到这七种譬喻故事乃针对七种烦恼众生的心病。




7.png

台北故佛000681 宋浙江刊大字本《妙法莲华经·卷二》扉画,每半叶框 31.5×16.7cm

【1】释尊于灵鹫山,四众、菩萨众、天龙八部众等聚集。

【2】火宅喻(法华七喻之一)

【3】 谤经者罪报

【3-1】被追打的野猪

【4】穷子喻(法华七喻之二)








“二佛并坐”主要体现《法华经》的坚定信仰;“法华七喻”则更具体地传达《法华经》教说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佛陀过去所说的仅是权宜之计的“方便法”,并鼓舞众人往到达佛陀的智慧境界迈进。我们接下来将台北故宫藏宋元版七卷本《法华经》的相关扉画与本次荣宝23秋拍元刊苏写本《法华经》的扉画做一组对比,通过展示这四个不同妙法莲华经版本在不同时代,在版画风格上的演变以及在字体版式上的变化。我们选取《法华经卷二》的扉画,《法华经卷二》包含与两品。「法华七喻」的「火宅喻」「穷子喻」即分别在此两品。







8.png

台北故佛000167  宋刊苏写本《妙法莲华经·卷二》扉画,每半叶框 31.5×15.6cm

【1】释尊于灵鹫山,四众、菩萨众、天龙八部众等聚集。

【2】火宅喻(法华七喻之一)

【3】 谤经者罪报

【3-1】被追打的野猪

【4】穷子喻(法华七喻之二)

【5】供养人 





在<譬喻品>的前段,「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领悟诸佛方便说法实为了引导众生入最终的「一佛乘」,释尊也因此授记舍利弗未来将成佛。接着,已经开悟的舍利弗帮尚未开悟的众人再次提问,释尊即说了著名的「火宅喻」,其内容及譬喻为:有一间充满诸鬼蛇蝎的老宅着火(充满邪见烦恼的三界)了,长者(佛陀)急令诸子(众生)速出火宅,但诸子犹乐于嬉戏(沉迷感官不知出离);长者急中生智,乃将小、中、大的羊车、鹿车、牛车(声闻、辟支佛、佛等「三乘」)拉至门外以引诱诸子,诸子才争相离开火宅(出离三界苦)。最终,长者赐予诸子大白牛车(一佛乘)




9.png

台北故佛000202、452 元浙江刊苏写本《妙法莲华经·卷二》扉画,每半叶框 31.9×15.7cm

【1】释尊于灵鹫山,四众、菩萨众、天龙八部众等聚集。

【2】火宅喻(法华七喻之一)

【3】 谤经者罪报

【3-1】被追打的野猪

【4】穷子喻(法华七喻之二)

【5】供养人










在之后的〈信解品〉,须菩提、迦叶等四位声闻弟子透过「火宅喻」理解了「会三归一」,并得知声闻弟子亦有成佛的潜力,心感欢喜,即用「穷子喻」说明了他们的理解:有位穷子(众生)自幼与富有的父亲(佛陀)失散,在远方漂泊,因乞食而至父亲所在之所。父亲马上认出了穷子并派人急追;穷子却因无故被拦而吓得昏倒在地(无法信受佛法)。父亲见状只好先放了穷子,并雇其做除粪等卑贱工作、住草庵(声闻乘、辟支佛乘二方便法);经朝夕相处,父亲知道穷子心量已逐渐提升(渐入大乘法)。在其临终前,遂当众宣布穷子原为其子,其一切财物皆为子有(成佛)。











9.png

荣宝23秋拍 元浙江刊苏写本《妙法莲华经·卷二》扉画,每半叶框 31.3×11.5cm

【1】释尊于灵鹫山,四众、菩萨众、天龙八部众等聚集。

【2】火宅喻(法华七喻之一)

【3】 谤经者罪报

【3-1】被追打的野猪

【4】穷子喻(法华七喻之二)

【5】供养人






《法华经》有多次汉译,现存三种全译本。最早的为《正法华经》。译者竺法护(约229-306年),月氏人后裔,世居敦煌,曾游历西域诸国,遍学西域各种语文。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携带大批“胡本”移居长安、洛阳译经,时人称“炖煌菩萨”。《正法华经》共27品,分10卷,为太康七年(286)译出。

其次为《妙法莲华经》。译者鸠摩罗什(344-413),龟兹(今新疆库车)国人,曾赴罽宾国(今克什米尔)留学,博读大小乘经论,盛名远播。弘始四年(402),鸠摩罗什被后秦国主姚兴(366-416)迎至长安,礼为国师,直至其逝世的12年间,先后译出《般若》、《法华》、《中论》、《大智度论》等经论,有系统地介绍初期大乘经典与印度论师龙树(约2世纪)中观学派的学说,并培养了大量的杰出弟子。《妙法莲华经》译于弘始八年(406),共27品分7卷(亦有8卷之分)。

最后一种称为《添品妙法莲华经》。依据该译本前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序,为隋仁寿元年(601)序文作者(佚名)与闍那崛多(523-605,西北印度犍陀罗国人)与达摩笈多(?-619,南印度人)共译于长安大兴善寺,亦27品分7卷。








11.png

宋浙江刊大字本《法华经卷二》文字版式 


12.png

元浙江刊苏写本《法华经卷二》文字版式


13.png

宋刊苏写本《法华经卷二》文字版式  


14.png

    荣宝23秋拍元浙江刊苏写本《法华经卷二》文字版式








苏轼一生参禅礼佛,其中多次抄写《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苏轼文集》、宋洪迈《夷坚志》皆有记载。民国上海有正书局曾发行元刷宋刻苏轼写本《金刚经》一书,为民国年间宋刻苏写本的照片影印,其中字体均系摹刻东坡写经而来,字大如钱,笔划丰腴,气足饱满,洵为宋刻佳品。入元后版片尚存,遂为校正重刷。卷首有释迦牟尼说法图四面,次《开经偈》,偈尾有元代重印牌记五行,尾有韦陀像。书末粘有上海有正书局版权页。








15.png




如今此件元版苏写本刻《金刚经》已经不存,其余元刊苏写本《妙法莲华经》六套均与清代收藏于清宫之中,且被乾隆皇帝收入秘殿珠林,此套北京荣宝2023秋拍元代覆刻苏轼手书写刻本《妙法莲华经七卷》全秩,一册未失,开本敞阔,字字硕大无朋,初刻初印。书中所用的苏体字极为精美传神,在存世元版中非常罕见。每卷首皆有大版画,版画内容为“法华七喻”,其佛像刻画风格有浓郁的金代特征。为台北故宫所藏宋元苏东坡写本刻经同款,展卷古意盎然,历经七八百年,奉良辰而现影,恰盛世而重出,为目前仅见之苏轼书体相关刻本之书林遗珍,蔚为瑰珍。





1.jpg

2.jpg

16.jpg

4.jpg

5.jpg

6.jpg







18.jpg

2132

妙法莲华经

元刻本 经折装 黄麻纸

提要:《妙法莲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鹫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此经起源很早,流传特盛。据学者研究,大约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但有的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产生于公元前二至三世纪。此经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可谓集大乘思想之大成。其突出重点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被誉为“经中之王”。《妙法莲华经》为弘扬佛陀的真实精神,采用了偈颂、譬喻等,赞叹永恒的佛陀(久远实成之佛),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寿命无限,现各种化身,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由于行文流畅,辞藻优美,在佛教思想史、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是自古以来流布最广的经典。

拍品开本敞阔,字字硕大无朋,原装七厚册足本,初刻初印。书中所用的苏体字极为精美传神,在存世元版中非常罕见。每卷首皆有大版画。版画内容为“法华七喻”。释迦牟尼佛说法善用譬喻,《法华经》更是以众多譬喻故事闻名。其中以“火宅喻”(卷一)“穷子喻”(卷二)“药草喻”(卷三)“化城喻”(卷四)“系珠喻”(卷五)“髻珠喻”(卷六)“良医喻”(卷七)最为著名。本拍品扉画即为宋元发展成熟的扉画,其佛像刻画风格有浓郁的金代特征。为台北故宫所藏宋元苏东坡写本刻经同款,这种“苏写本”开本敞阔,字体巨大,展卷古意盎然,尤为殊胜!历经七八百年流传仍能保持全经七卷完整,十分难得!

38.5×16cm

RMB: 1,800,000-3,600,000




111.jpg

222.jpg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