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文汇报】荣宝2005春拍600件拍品打造书画饕餮之夜

【文汇报】荣宝2005春拍600件拍品打造书画饕餮之夜

 

 

荣宝2005春拍600件拍品打造书画饕餮之夜 

 

春季艺术品大拍,已是海内外藏家不可或缺的艺术盛会。于515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登场的荣宝2005春季大拍,却仅由600余件书画作品担纲。你可不要小看这数百件作品,拍前预估价就高达1.5亿元。屈指一算,每件书画作品的平均价为25万元,如此高含金量的拍卖活动在国内可不多见。

“精品战略已让我们尝到很多甜头。”荣宝拍卖公司副总经理刘尚勇介绍说,近几场大型、中型拍卖,他们都严格控制拍品数量,注重质量,结果是一场比一场拍得好,藏家因能竞拍到精品而高兴,卖家则因自己手中的藏品一路上扬而兴奋不已,买卖双方都满意了,拍卖行哪儿还有不乐的理由?

据了解,荣宝此次拍卖将进一步深化专题收藏的概念,精心打造的吴冠中、林风眠、于非厂、黄秋园、吴越海派等专题拍卖,不仅涵盖了京津画派、海派、长安画派等领军人物的精心之作,而且也为广大藏家提供了购藏机会。您不妨按图索骥,为自己的系统收藏“添砖加瓦”。

 

吴冠中专题将摘夺艺市桂冠

可以说,吴冠中是去年艺术市场上人气最高的艺术家。其作品不仅频频现身市场,而且件件有彩。尤其是在去年秋季荣宝拍卖中,更是向世人展现了他作品的无穷魅力和市场潜力。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吴老的作品仅在2004年就涨幅了五倍到八倍。这种丰厚的回报是显而易见的,有实力的人怎肯轻易放过?

在荣宝此季拍卖中,几件吴老的作品应是今春最卖座的拍品。这之中,一幅估价在1500万至2500万元的《黄土高原》,是目前市场上吴老作品中估价最高的拍品,也是冲击画家个人拍卖世界纪录的“种子选手”。据介绍,该作品创作于1987年,用极富乐感旋律的线条奏出了一曲震人魂魄的激情交响曲。在此幅画中,线条繁而不乱、杂而有序,热情奔放却合理有度。以线表现西北黄土高原之雄浑和壮美,感人至深、美如天境,令人神驰遐想。业内人士对此评价道:这是吴冠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画家对于艺术深刻理解的反映,是对东西方绘画语言与技法的精湛掌握。其收录于《吴冠中收藏作品集》中,并多次出版和展出。

同场还有吴冠中的另一代表作《误入崂山》,估价为660万元,也曾多次著录。这是吴冠中在1988年追忆他1973年在崂山历险时而画的一件佳作,正如款中所题:“一九七三年,黑云犹压城,不忘写生乐,偕德侬等误入崂山,迷途深山。松石间竟目不过人影,偶见狼蛇,渐惶恐,呼道士无应。数度攀峰,窥大海,测方位。傍晚,遥闻村落广播声,踏月奔跑,午夜出山,已抵他县,庆活命。十余年后忆前事,纵横交错入画图。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吴冠中,龙潭湖畔。”

此外,创作于1995年的《荷塘》、《秦淮河》等作品也都会对市场有不小的影响。

 

林风眠首次集体登场

2004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场上,林风眠的《四美图》以510余万港元成交,这一高价让更多的人对林风眠刮目相看。

作为中国当代美术教育创始人之一的林风眠,一向以中西糅合的画风著称于世。他最擅长的仕女、花卉、芦雁等题材作品总是让人爱不释手。尤其是他笔下的仕女,更是藏家的最爱。在荣宝此次拍卖中,由6件林风眠作品组成的专题拍卖,是内地艺术市场上首个该专题的拍卖。可以说,这里的件件都值得藏家投资一把。

在专题拍卖中,出自大师之手的《仕女》是经典之作。林风眠画中的仕女尽管是以中国传统仕女为造型,但却赋以了西画风格的光感,绚丽的色彩却艳而不俗,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他笔下的仕女不同于任何古今仕女画和西方式的裸体之作,他用毛笔、宣纸、典雅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正是这种既有古典仕女的风韵,又有马蒂斯式的轻松优雅,洋溢着女性温馨的作品,赢得了海内外藏家的一致喝彩。此外,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渔舟唱晚》、《芦叶婆娑》、《天高云淡》、《枯木逢春》四帧作品,也是林风眠山水作品中重量级作品。

需要指出的是,林风眠在艺术市场上“闯荡”了30多年,由于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绘画语言吸引了东西方人的视线。外加上作品简练的线条、明快的色彩常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印象,在个性飞扬的今天,这样的作品没有理由不被有识人士收入囊中。

 

吴越画派有望续写成交童话

尽管这几年,吴越众画家都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但与他们所处的艺术地位却存在价值“错位”。基于此,一些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人们对海派艺术的逐步认识,该流派的画作将会不断续写一些成交童话。而任伯年、吴昌硕等大师无疑是续写佳话的最佳人选。

就在荣宝春季拍场上,人们将有幸目睹到几位大师的重量级作品。像花鸟大师任伯年的《红梅双鸡》,曾经海上著名鉴藏家钱镜塘先生收藏,边款上还有吴琴木的题跋。大师用没骨法绘出一片片梅花,下有锦鸡一对,呈现出“满幅梅花满幅春”的景色。任伯年的花鸟画注重写生,并善于运用夸张的笔墨来表现自然界的多彩风貌,无不极尽其态,生动多趣。栖凤图是任伯年晚年最为重要的花鸟作品之一,画的是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画家只用寥寥数笔就把凤凰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但线条简练而沉着,有力而潇洒。

另一位海派巨匠吴昌硕,自去年春季《花卉》十二条屏创造拍场记录后,它的作品用“狂涨”来形容并不为过。霜天翠袖是吴昌硕的又一花鸟杰作,大师笔墨功底、情趣都在这件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松石图》则是吴昌硕的一件画松精品。画面上绘有两棵松树,并列直干冲出画面,相互映衬。画松针时用浓墨深墨,再以干笔画出鳞片,使主干显出苍老班驳,再加深墨点苔,枝叶错落,有聚有散,益显苍劲浑雄,呈若怒龙伏虎之态。

综观当今市场,行情上升最为明显的要数吴昌硕、黄宾虹、林风眠、陆俨少四位画家。尤其是吴昌硕、黄宾虹,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开宗立派的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理应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因而有人曾预言,吴昌硕作品的价位总有一天要超过齐白石的。

 

于非厂“标准件”叫卖拍场

提及于非厂,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他的工笔花鸟。尽管他的作品至今都没像那些创天价大家们有惊世骇俗的成交记录,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工笔大师的地位。

事实上,这几年他的作品涨幅也颇为厉害。去年秋拍中,不足一平尺的《萝卜立轴》,5万至8万元的拍前估价就已了不得,谁料,拍场上愣是被藏家们竞到了35.2万元,这一价位也创下了于非厂单件作品增值幅度最高的纪录。显然,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于非厂作品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潜力。

在此次春拍中,为了迎合市场口味,7件在《于非厂工笔花鸟画集》中著录出版过的精品将现身拍场。据了解,这几件不仅是画家家属提供的,而且件件堪为于氏工笔画中的上上品,怪不得业内人士称它们为于氏“标准件”。

创作于1945年的《大吉图》是几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只纯白无瑕的白鸡屹立在岩石上,画面布局严谨,用笔劲健,设色明丽典雅,形象生动,富于装饰性。因“鸡”与“吉”谐音,故名《大吉图》。据分析,这幅作品在当时一定是准备送给达官显贵的,且题款用的是宋徽宗风格的与瘦金体书风,两者画在一起,十分和谐,雅俗共赏。

《花鸟文字四条屏》也是件不可多得的精品。四幅花鸟画的是仿宋徽宗曾命宋画院高手所画的“宫中异禽奇鸟”,下面四幅多是仿宋代大画家赵子固的花卉,中间是画家依据宋人的诗句,用宋徽宗的“瘦金体”书风题写的诗文,十分罕见。于非厂的工笔四条屏,仅在1996年翰海拍卖会上出现过,当时以44万元成交。时隔9年之久,它的付出一定不会让藏家失望的。

另一件创作于1940年的《牡丹蝴蝶》,是以唐人构图方法、宋代著名缂丝高手朱克柔、沈子蕃在缂丝上做画的画法绘就而成,十分精到。此外,《牡丹双鸽》是于非闇专门画牡丹中最为名贵的“魏黄姚紫”,下有双鸽,此为画家目前最好的画牡丹自藏品,他处不易见到。

于非厂目前作品最高价为143万余元,上述这些难得一见的“标准”精品,都将是高价、记录的有力竞争者。

 

黄秋园自成一派山水

在今天的收藏市场上,个性十足的作品总能得到藏家的热捧。黄秋园便是这样一位大家。以巨幅为胜的黄秋园,他独树一帜的绘画语言,得到了同行、藏家的认同。他笔下气象万千的山水总是那么引人入胜,也工也写的作品更见画家自成一派、独辟蹊径的风格。

一批曾在《黄秋园画集》中出版过、为大师代表作的作品将亮相荣宝拍场。需要指出的是,这位大师的作品很少现身市场,尤其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尚属首次。以往偶有作品付拍,大多都以高价成为藏家囊中之物。此番必然会在艺市上掀起“黄秋园热”。

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仕女图》将率先登场,这是黄秋园亦工亦写的佳作。图中画芭蕉树下,湖石假山旁,一仕女赏花后,疲惫不堪,横卧花园中的石板凳上休息。两童子发现后,不敢打扰,表现了欲进园内又不能的瞬间。画家以其精致的笔触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烘托出来,非精通中国画的高手所不能。《终南积雪图》以宋代著名山水画大家许道宁的笔法、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工笔画法绘制而成的巨作。章法茂密,点线密集,满幅经营所谓上不留天,下不留地。其布局满实在现代国画家中无有可匹者,故有“天满一星”画家和最高称誉。

《蓬莱仙境》、《瀛台春色》显现了画家对古代山水的诠释。蓬莱、瀛台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伊甸园,远山以写意笔法画出,仙山楼阁则以工笔绘就。黄秋园一生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对艺术忠心耿耿,心无杂念,以一生的功力来画一幅作品,在当代十分罕见。《雪景图》则是黄秋园最具有北宋人画崇山峻岭的阳刚之美的作品,是最能代表黄秋园山水至高境界的作品之一。画于1975年的《山水》,上有启功先生题跋,高度称赞这幅作品开创了中国新山水、集古人之大成的作品。

 

叶浅予《逃出香港》见证历史

一件作品的艺术性固然重要,但文化、历史等价值都会平添作品的附加值。中国漫画界代表人物叶浅予的代表作《逃出香港》便是这样的一幅作品。这幅创作于1943年的作品,是叶浅予在桂林时画的。由23帧漫画组成的作品,是对日寇侵华犯下滔天罪行、香港受难的历史见证。无论在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上都是难得的一件“国宝级”作品。此次在2005年春季荣宝拍卖会上亮相,引起世人的关注。

《逃出香港》在叶浅予回忆录《细述沧桑记流年》、叶浅予著的《叶浅予的婚恋》中都有详细介绍。“九·一八事变”后,叶浅予等人办起《救亡漫画》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上海沦陷后,很多人都避难到香港。当时叶浅予被困在九龙山尾村一户农民家里,为时将近一月,后来还是乘日寇疏散人口之机,化装混入难民队伍,才算脱险到了桂林。“我在桂林期间,我画成《逃出香港》23幅,记录这次被困受难的经历。”19431月,在广西桂林举办“香港的受难”画展,展出美术家目击日寇侵占香港的暴行及香港人民深重苦难的油画、木刻、水彩、素描、漫画等100余件。桂林展出后,又到重庆展出,其中就有这套《逃出香港》。

叶浅予以亲身经历,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从各个角度描绘了刚刚发生的世人瞩目的18天香港之战的现实生活,揭露了法西斯暴行。画展由桂林转到重庆展出后,正当抗战处于最低潮,这个画展轰动陪都重庆,再次激起民族爱国热情。

 

齐白石艺市“常青树”

齐白石是位妇孺皆知的书画大家。他所创作的花卉、草虫、虾蟹、山水、人物、蔬果等作品,水墨淋漓,笔墨不仅老到、生动,而且别具情趣,历来深得各路人士的青睐。据统计,拍卖市场曾上拍过齐白石作品3921件之多,成交了2409件。值得关注的是,2002年以前,齐氏作品价位一般在每平尺四五万元之间,近两年,他的作品市价已攀升到10万元以上,精品一般都在20万至30万元间,而代表作则在百万元上下。

这位被行家称为艺市上的“常青树”,在荣宝春季拍卖中,仍有数件精心之作被推出。其中估价高达180--280万元的《观音大士像》是齐氏最精的一件佛释画作。众所周知,大师的人物画相对于花鸟画较少,而观音像更是不多见的。

据介绍,《观音大士像》是大师于1936年创作的,这是他为四川将军王缵绪所画,并有齐白石所刻的“缵绪长寿”一印。画以白描线条画出,救世瓶及身体露出部分设色。画下题字之人是陈玉麒(字趾麟)是光绪年间大文人陈采南之孙,曾是王缵绪的机要秘书,与齐白石有过交往。作品在1992年经著名书画鉴定大家启功先生鉴定过,并题写“普门示现”四字。齐白石所绘观音目前传世的只有六七件,并多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而流传在个人手中的,目前仅知美国一藏家王方宇曾收藏过一件,再就是这件。

此外,写于1936年的《书札》,是研究齐白石不可多得的资料。这是封齐白石聘请蔡礼大律师做他常年法律顾问的聘请函。据说,当时齐白石看到伪作很多,他试图以法律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下决心聘请律师。蔡礼是当时中央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北平很有声望。

 

聚焦傅抱石绝笔之作

《杜甫行吟图》是傅抱石画于逝世这一年的绝笔之作,上题“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一九六四年四月,抱石写工部诗意,南京记。”19426月,傅抱石创作了《屈子行吟图》。当时,郭沫若称这幅画与历史剧《屈原》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为此画赋诗,成为一时的美谈。《杜甫行吟图》与《屈子行吟图》相比,艺术境界更高一筹。作为他的晚年绝笔,以松树喻杜甫的高洁,来自我比拟,清高之气无人可比。正如张大千称赞傅抱石那样:“开千年来未有奇,真圣手也。”

傅抱石先生以其苍莽纵逸的山水画驰誉天下,开创了新金陵画派的山水新风。他同时又是一位卓越的人物画家,他对于人物画的兴趣,与他对历史的癖嗜是分不开的。在他留下的为数可观的人物作品中,他不是单一地为他们造像,而是在揣摩,想象他心目中崇仰的偶像,力求精神的贯通。

诗圣杜甫一生大部落魄,故于民间疾苦有深切的了解,对豪门权贵深恶痛绝。其诗风沉郁而苍凉,有“诗史”之称。抱石先生有感于此,在1959年应成都杜甫草堂之约作杜甫像时,便选择了杜氏“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诗句作题,反映了诗人爱憎分明的高尚气格。五年之后的1964年,傅先生以同一选题,先后画了若干杜甫像,该图便是其中之一。

图写诗人袖手立于新松林中,翘首仰视,眉宇间透出无限的希冀与期盼。窄长的条幅中,松林挺立,劲锋直上,造成了高耸勃郁的气势,这正是诗人所期待的。作者写诗意,仅取首句之松,而不画一笔竹,这一割舍,用的正好、正妙!

《镜泊飞泉》为傅抱石六十年代初东北之行的画作,他曾称道“兹游奇绝冠平生”。长白山天池和镜泊湖,均为东北景物之精粹,我曾两次探询过先生的游踪,再观摩研读先生的画作,回味他所说:“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自始就是妙悟自然,富于现实精神的艺术创造,而不是单纯地诉说视觉的客观描写。”(《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觉得先生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他拮取造化素材后,所作的概括提炼和艺术夸张。在造境过程中,他倾注了自我的理想和审美观。这两处瀑布并不浩大,特别是镜泊湖瀑布,落差只有十二米,但画中却出现豁大的水口,坚硬的岩石和几处树木,均以重墨勾染,衬出水的明亮,顺水流势干湿并用,画出了北国飞泻而下的瀑布,人物点的特小,对比山水之大,声震山河,气势磅礴。如果没有“富有现实精神的艺术创造”和坦荡的胸襟,豪放的气魄,即使身入造化,也难以“妙悟”山河美之真谛。(参见《名家翰墨—傅抱石瀑泉雨景专号》P90)。此幅《镜泊飞泉》为抱石先生1965年所作,应为抱石先生最后一幅以“镜泊飞泉”为题材的画作,其作笔墨精纯,浑厚华滋,雾气苍茫,大笔挥洒,小心收拾,乃傅氏晚岁难得之精品。

傅抱石的精心之作动辄就会千万元身价,这件绝笔之作浮出,无疑会让海内外人士定睛于此。

 

除了上述这些大家精品外,原为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的徐悲鸿《观音大士像》,为徐氏中年时期的珍品。《漓江胜景图》20世纪著名山水画大师李可染的山水代表作之一,也是漓江系列先导之作;《欲雨欲晴》很好地演绎了又黑又满的“李家山水”,如此笔墨精华一定会让藏家们蜂拥而至的。而去年拍场上的“弄潮儿”陆俨少,此次也有多幅精品推出。《雁荡泉石》便是陆氏妙笔下的另一神品。

为了纪念一代山水大师黄宾虹诞辰140周年,2005年被学术界定为“黄宾虹年”,因而人们认为,今年市场上,黄宾虹也会有更多亮点爆出。《山居图》便是大师89岁所做,是他人书俱老之际的作品,与浙江美术馆珍藏的代表作《山居图轴》算是姊妹作。作为饮誉中外的大家,他的作品近年来也有不错表现。去年春拍,他的一件不足一平尺的小手卷,从两万元起拍,至50万元落槌;而一件尺幅在3.8的《山水》更是以119.9万元成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黄宾虹将成为下一个爆涨浙派名家,今春这个涨势就会有所显现。

值得圈点的作品远不止这些。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士能尽早一睹这些书画经典的风采,从4月15日开始,这些佳构中的150多件主打品将在上海、杭州、南京、济南等地进行巡展。5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拍前的预展。

 

拍卖预告
精品赏析